栏目名称:经济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案例展示(第1期)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国际商务(双语)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理论课
授课对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
学分/学时: 3学分/48课时
主讲教师:王唯薇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了解全球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全球贸易与投资环境与企业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掌握国际商务运营的环境要素; 掌握国际商务战略模式、跨国公司组织架构;掌握全球供应链和外包。
· 能力目标
利用FDI的量化指标分析一国FDI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解释一国FDI政策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机理;运用国际商务理论分析企业进入海外市场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风险;分析跨国企业不同市场进入模式的优势和劣势;分析跨国企业在全球布局价值链的动机与优劣;分析离岸外包给企业造成的收益、成本与风险。
· 价值目标:
通过讲述中国视角的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商环境、中国跨国企业国际化与运营的中国故事,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新时代的对外开放战略具体内容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含义,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使命担当;
具备中国理念和经贸政策的标准英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中的中国话语能力;
以打造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为重点,全程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社区、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术诚信四个方面的素养。
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设计
本课程包含五个知识模块和14个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和教学手段与方法如下:
序 号 |
知识模块 |
知识点 |
思政元素 |
教学手段与方法 |
1 |
全球化概论 |
1.全球化的历史发展与动因。 |
通过讲述世界全球化的历史阶段与中国丝绸之路和改革开放之后的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发展,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开放型经济的特点和趋势,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让学生充分理解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含义。 |
讲授 |
2.中国全球化进程。 |
研讨式教学 |
3.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
小组项目、辩论 |
2 |
国家商务环境差异 |
1国际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的差异 |
通过对市场经济、营商环境等概念的讲授与案例学习,让学生了解开放式经济所具有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
讲授、 案例分析、研讨 |
2.国家文化差异 |
以《美国工厂》电影作为课堂前导,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充分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质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包容精神。 |
翻转课堂 |
3. 国际商务伦理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
通过对国际商务伦理的概念与案例,增强学生职业责任感、遵纪守法和诚实守信的职业伦理和道德。 |
案例教学法 |
3 |
全球贸易与投资环境 |
1. 政府政策与国际贸易 |
引用中国案例,讲好中国故事。 |
讲授 |
2. 不同国家对FDI的采取的不同政策 |
引用中国案例,讲好中国故事。 |
讲授、研讨 |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类型、特点和区别 |
通过对WTO组织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在全球经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角色。 |
讲授 |
4 |
国际商务战略和跨国公司组织结构 |
1. 全球价值链 |
以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地位作为案例引入,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日益复杂和割裂的国际经贸环境下要完成的艰巨的经济转型任务,使学生感悟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共生,立志努力学习,去完成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
讲授、研讨 |
2. 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 |
以华为、阿里巴巴等跨国企业的组织机构为例,讲好中国故事。 |
讲授 |
3.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种类及其优劣势。 |
引用中国跨国公司企业的成功案例,讲好中国故事、重庆故事。 |
转课堂 |
5 |
国际商务运营 |
1. 全球生产和供应链 |
引用新冠疫情对全球生产、供应链的影响,让学生充分理解制造业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战略意义。 |
讲授 |
2. 生产外包和服务外包 |
引用重庆大学城富士康企业讲解外包模式,引用中国服务外包和印度服务外包的对比案例,分析中国发展新兴服务外包的对策,让学生意识到个人能力对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性,树立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
讲授、案例分析、研讨 |
教案设计示范:全球化概念知识模块, 5学时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知识模块的学习,掌握全球化的概念、历史发展阶段及动因;了解全球化下世界贸易、世界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和世界秩序的变化;掌握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概念和产生原因;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机遇和挑战;能够分析中国目前面临的逆全球化潮流及其带来的危机与挑战;能够辩证地分析全球化给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弊。
(三)价值目标
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全球化进程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了解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烈认同,同时充分理解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含义;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日益复杂和割裂的国际经贸环境下要完成的艰巨的经济转型任务, 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感悟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共生,立志努力学习,去完成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对全球化的辩证认识,要认识到尽管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和发达国家都带来一些弊端,但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是不可停止的历史前进方向。
二、教学内容设计
本知识模块是国际商务课程的基础性和背景性课程。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国际商务发生的世界背景、历史阶段和发展趋势,同时开始接触FDI的概念和量化指标等,为整个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内容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 使用最新的WTO世界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对全球化现状进行展示;
2. 使用世界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数据对全球化进程进行展示;
3. 引用“丝绸之路”来说明中国在世界贸易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
4. 使用福布斯世界500强数据对跨国公司的全球化进行展示
5. 引用《世界是平的》和哈佛大学全球化研究专家的研究作为全球化历史发展阶段的观点案例;
6. 引用《第四次工业革命》作为全球化动因的观点案例;
7. 使用中国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发展数据对中国全球化进程进行展示;
8. 引用《激荡四十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全球化进程的案例;
9. 用金砖四国、中国贸易、投资世界占比、中国跨国公司挤入世界500强等数据展示世界经贸格局的重大变化;
10 .用2008年金融危机后至今发达国家兴起的逆全球化浪潮案例,讲解逆全球化的概念、发生原因和发展趋势。
11. 通过两组学生进行辩论,巩固学生对全球化概念的掌握以及辩证思考。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1. 多样化、互动式授课教学。本课程采用课前观看慕课、课中视频展示、PPT展示、问题式、课堂辩论等多样化、多途径的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全球化概念。
2. 线上线下混合式。 在课程预习阶段,观看“国际商务”国家级精品慕课中的全球化知识模块,完成学习笔记。
3. 问题式、启发式教学。 在课程讲授中,多处用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出概念。如讲授课程之前,设置“什么是全球化”这个问题;随后设置“哪些是全球化的动因”问题,学生可以描述或者使用实例。板书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类,最后引出教材中的定义。
4. 辩论式教学。在课程学完之后,课程以小组辩论的形式,对概念进行巩固,并扩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两个小组为“美国是全球化的受害者吗?”论题进行正反方辩论,对全球化对一个国家的影响进行辨析,揭示美国在二战以后霸权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以及为开展贸易保护主义采用的借口。
5. 寓道于教、寓德于教。课程通过全球化历史演变与全球经贸格局的重大变化,将中国经济的伟大成就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渗透其中,增加学生的理论认同和四个自信;同时又通过中国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政策,对于逆全球化的严重抵制,让学生懂得全球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性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步骤 |
教学内容 |
教学意图 |
思政元素植入 |
教学设计 |
拓展阅读 |
引导式小案例 |
通过两个小案例:1是通过让学生回答一些公司是属于哪个国家的?2是看iPhone的产品元件来源国构成 |
激发学生兴趣 |
|
PPT 上展示问题,学生回答,揭晓答案 |
|
提出问题:“什么是全球化?” |
引出本节课程的讲授内容: 全球化的概念和动因 |
通过提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概念 |
|
在学生课前预习慕课资源的情况下,教师提问,板书学生答案,归纳总结,引出教材中的定义 |
|
引出该课程的提纲 |
展示该课程的提纲,并领读该章的各级题目 |
让学生熟悉本章知识框架和全英文教材的范式 |
|
展示ppt 上章节提纲,领读教材 |
|
下一个主题:全球化的历史发展阶段 |
1引用哈佛全球化研究专家的观点来说明全球化历史发展阶段 2引用《世界是平的》一书,说明全球化历史发展阶段 3 使用中国丝绸之路案例说明中国古代在世界贸易史的重要贡献 |
展示两个不同的关于全球化发展史的观点,引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然后从著名的《世界是平的》开讲全球化的几个阶段 讲解丝绸之路带来的国际贸易 *植入思政元素 |
通过回顾中国丝绸之路在国际贸易史上重要地位,引出一带一路政策以及在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又通过中国对于逆全球化的严重抵制,让学生懂得全球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性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
ppt 展示 教师讲授 |
|
提出问题:全球化的动因”是什么? |
提出问题“全球化的动因”是什么? |
通过提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总结 |
|
教师提问,板书学生答案,归纳总结,引出教材中的理论, PPT展示 |
|
下一个主题: 世界经贸格局的变化 |
1. 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世界经贸格局变化 2. 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贸格局变化 |
让学生掌握国际经贸格局的变迁,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中国的复兴 *植入思政元素 |
课程通过全球化历史演变与全球经贸格局的重大变化,将中国经济的伟大成就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渗透其中。 |
PPT展示 教师讲授 |
激荡四十年 |
下一个主题: 中国与世界 |
1. 世界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对比 2. 中国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数据 |
让学生掌握世界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况 让学生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飞速发展 *植入思政元素 |
课程通过全球化历史演变与全球经贸格局的重大变化,将中国经济的伟大成就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渗透其中。 同时,又通过我国目前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学生了解经济转型的艰巨任务。 |
|
世界贸易报告2019 世界投资报告2019 |
下一个主题: 反全球化 |
1. 反全球化的由来 2. 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反全球化 3. 新冠疫情后的逆全球化 |
让学生了解全球化在西方国家受到的争议以及当今逆全球化的浪潮。 *植入思政元素 |
让学生了解目前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危机和挑战,激励学生忧国忧民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务实精神。 |
|
|
学生辩论 |
两个小组分别为论题“美国是全球化的受害者吗?”正反方辩论、听众提问 |
让学生巩固全球化概念,学会分析全球化对一国会带来什么影响 *引入思政元素 |
让学生明白美国在二战以后依靠霸权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以及为开展贸易保护主义采用的借口。 |
论题提前两周给小组,教师提供辅导每个小组陈述8分钟后,相互辩论一轮,然后请观众提问 |
|
知识模块总结和下一知识模块的预习 |
1. 为学生总结本知识模块的概念、理论和须掌握的英文单词 2.领读第二章的各级标题,告知学生需要提前预习阅读的部分 |
再次复习概念 让学生掌握更多英文专业术语 让学生尽快掌握全英文教材的阅读方式,明确学生需要重要预习的部分 |
|
教师教授 |
|
六、课程思政评价与反思
本模块课程有明确的课程思政目标,建立了完整的价值、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体系。知识模块的目标和内容与整门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做到了系统性、协调性和完整性。教学设计中引入了最新的国家政策、经贸数据和实时案例。
课程注重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潜移默化, 通过启发和思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对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作出的贡献,倡导学生传承中国人民勤劳、包容和智慧的优良品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日益复杂和割裂的国际经贸环境下要完成的艰巨的经济转型任务, 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感悟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共生,立志努力学习,去完成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课堂教学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问题启发式和学生辩论等综合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合作探讨、勇于尝试、勤于思考的能力,并通过课程考核对于课堂发言、课前预习考核、对小组团队和学习社区团队的贡献的比例设置,大大激励了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养成。课程考核还严格要求学生的诚信品质,多年来一直采用一旦发现作业抄袭作业成绩零分、总评成绩降档的要求。通过这个考核标准,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率达到99%。
限于自身学术水平和课程思政的教学经验,目前的“国际商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还比较粗糙,还需要不断探索与优化。一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还有待进一步精细,在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上做到真正的“润物细无声”还须进一步研究;二是由于时间限制,有的案例没有让学生充分去讨论,通过自我的学习增加德育的渗透。在下一步的教学中会更加注重建构互动式的课程思政,不仅是教师讲授中的潜移默化,更是学生自我学习的潜移默化;三是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目前还比较粗略,如何及时把握学生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实践。